10月17日晚,东方卫视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播出“自信的中国精神力量和话语力量”专题节目,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携手2138acom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和2138acom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的杨波教授,与上外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如何向国际来阐述中国的对话,用青春之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从事着一个伟大的事业。要把这些“伟大”有效地呈现出来、传播出去,离不开中国的外语人才,离不开中国的传播人才。
2138acom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党在新中国1949年成立之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长期以来为国家外语人才的培养、为国际舆情研究、为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探索做了不懈的努力和宝贵的贡献。
张维为:国际传播需要中国自信和中国话语
张维为教授首先以当年周恩来总理在应对外国媒体时所展现出的自信的中国精神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体系为例,指出做好国际传播关键要有要有自信的精神力量和话语力量,同时举出中国高铁当年受到西方话语围剿的例子,强调“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再大,科技力量再强,物质生活再丰富,如果没有自信的精神力量和话语力量,再大的成功也可能被否定,再强的国力也可能归于零。”
张维为教授提出“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的主张,他认为首先应对西方话语的“伪科学成分”进行深度解构,逐步确立我们自己对中国、对西方、对外界的主流叙事;其次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跨学科、综合性原创研究,先“进入西方话语”,再“跳出西方话语”,最后“形成中国话语”,积极推动中国话语走向世界。
张维为教授还结合自身多年研究经历,指出当今世界在感受“中国震撼”、“美国遗憾”和“西方衰落”,中国作为崛起的“文明型国家”在人口、地域、历史、文化四个方面的优势更加说明走中国道路、坚持中国模式的正确性,最后他呼吁大家再接再厉,力争以更多的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继续影响乃至引领这个世界,为中国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中国学人应该做出的贡献。
郭可: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三大趋势以及高校发挥的角色作用
国际传播需要中国自信和中国话语,那么新时代国际传播具有哪些新趋势呢?作为高校,尤其是像2138acom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这样的外语类高校在国际传播当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郭可教授向我们分享了他的观点。
郭可教授首先阐述了新时代国际传播中面临的三大趋势:国际传播的格局多元化和“东升西降”的趋势明显、内宣与外宣的界限日趋模糊、“国际传播+N”的新模式不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郭可教授认为高校应首先发挥育人的功能,并以上外为例,作为外语类高校,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英语+国际新闻”培养模式,到如今的“多语种+”培养战略,上外一直是为国家国际传播事业输送人才的主力军。
其次,高校还发挥着民间智库的作用,上外设立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立足全校50个语种的教学研究资源,教师学者经常用外语直接撰写学术评论,助力在不同的国家地区的不同语区的媒体上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纠正以往被西方塑造的中国的扭曲形象。
最后,郭可教授还指出高校应重视国际传播的学科实践性,例如上外今年年初组织师生参加由中宣部国际传播局组织的冬奥会高校多语种报道的活动,与国家主流媒体联合,用18种外语报道冬奥会的内容,并同时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因此郭可教授呼吁高校在实战中培养学生对国家的情怀和对国际传播事业的热爱,在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大格局当中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为今后成为国家国际传播事业的栋梁做好准备。
圆桌讨论:用国际受众友好型的话语阐述中国故事
《这就是中国》节目组采取圆桌讨论以及词条问答的形式,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张维为教授、郭可教授以及来自上外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的杨波教授进行亲切交流,进一步探讨在国际传播的新趋势新变化下,如何向国际阐述中国的问题和方法。
在圆桌讨论的过程中,三位教授都多次谈及话语传播的受众这一关键词。
张维为教授指出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方式和效果发生了很大变化,短视频等新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国外受众更容易感受到真实的中国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过去西方主流媒体主导的对中国形象的丑化。
张维为教授还向在场的上外师生分享自己的著作“中国震撼”从“China Shakes”到“China Waves”的翻译考量,强调要建构原创的中国话语体系,也需要在受众能够理解的外语表述上多下功夫。
杨波教授则谈及自身近十年感受到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国外受众主动关心中国的比例越来越大,受众的层次也趋于多样化。杨波教授指出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正在向“以人为中心”和“受众友好型”转变,用外国受众能够接受的一种语言来告诉他们,做好差异化,面对大众讲好普通人的故事。
郭可教授也强调了在做国际传播时“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他呼吁高校,尤其是外语类高校,做好基于不同的区域国别开展外宣的数据库的案例收集工作,认真沉下心去做好基础性研究,搭建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桥梁,并举例说明这种基础性研究对于生产力的直接推动作用,强调其在国际传播领域的重要性。
互动问答 Q&A
许多上外同学带着问题来到对话的现场,采取词条问答的方式,与教授们就如何在国际传播中传递中国声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Q1 对外翻译如何兼顾准确性和接受度
张维为教授以翻译习总书记所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例,指出翻译首先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思想理念,在口译中以准确达意优先,在笔译中则需要进一步打磨措辞,提高受众接受度。张教授还以“一带一路”倡议的翻译为例,认为中国特色话语在构建之初需明确翻译规范,才能确保国际传播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郭可教授则向同学们强调不断练习的重要性,他回忆起当年在上外学习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经历,强调养成扎实译写基本功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不断地练”“不断地积累”,一定能实现质量上的飞跃。
Q2 如何适应当下传播趋势,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张维为教授认为对于中国文化首先一定要有发自内心的自信,才能做出好的传播作品;其次要善于“触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作品能在网上受到欢迎;张维为教授还表达了对于年轻一代寄予的厚望,以《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优秀艺术文化节目为例,鼓励年轻人发挥才干,用富有创意和生动多元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杨波教授则基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视角:既然一种艺术和文化能传承千年,那么它一定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因而她鼓励同学们去寻找文化传承背后的逻辑,捕捉那些最打动人心的瞬间,将其转化成对外叙事,因为人类的情感彼此共通。
Q3 中国学者如何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在张维为教授看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深受西方化影响,导致有的学者在国际交流中运用中国话语开展学术交流遇到了困难。中国学者应当具备用外语在国际舞台上与西方学者深度对话和辩论的能力,提升对外陈述中国观点时的精准性。他对上外学生满怀期待,鼓励大家承担起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的使命。
杨波教授补充到,区域国别学已被列为一级学科,表明我们正在从学术和学理的角度更加大力地推进中国范式和中国话语建构。
SISUers 说
李子璇 :国际传播或许无法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但可以通过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而消除主观的隔阂与偏见。作为SISUer,我为上外在国际传播领域取得的成就而深感自豪,但也同时感到重任在肩,我将在往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寻找“讲好中国故事”的答案。
柳源 :聆听老师们对于参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构建与传播的亲身经历与深刻体会,我更加领悟了文化传播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想的重要。国际传播工作者要在心里放“两面镜子”,身前观察自己,身后观测他人,留意自己在“舞动”过程中的步调与体态,不断调整“舞姿”,才能徐徐呈现文化上最美的舞蹈。
吴旻玄 :作为一名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学生,我们要非常熟练地运用好语言这项工具,同时努力深入专业研究,肩负起“多语种+”人才的使命。我们要讲好普通人的故事,传播最真实的中国。聆听老师们的分析,不管是知识面的广度,还是看问题的角度,对我培养好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都有很大的启发。
张利伟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双语能力、开阔的学术视野,时代赋予了我们伟大使命,作为俄语专业区域国别方向的博士生,深感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一代学者责任重大,唯有紧跟时代呼唤、全面发展、锻造过硬素质,才能做好中外传播与沟通的桥梁!
金思懿 :看完这期节目后我深受感动与鼓舞。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不同层次的外国受众,主动关心中国的情况,这就充分应证了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正在逐步提升。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外语优势,探索外国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向世界讲述中国,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包鲁鹏 :很有幸能够来到现场观看本次节目录制,三位教授用具体、现实的语境为我们阐释了该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在如今的国际舆论场上,中国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而作为外语学习者,我想我们也应当用最自信、最真实的话语告诉世界:这就是中国!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作为党在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2138acom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的办学历史就是当代中国与世界互动进程的缩影。中国和世界正经历新的时代变局,上外人用语言向全球传播中国思想文化,增进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与祖国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诠释世界 成就未来。
节目观看链接:https://b23.tv/ep689194